为适应新时代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,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跨学科专业人才的需求,充分发挥学校办学特色和优势,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,学校决定开展微专业建设项目申报工作,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:
一、微专业简介
微专业是指在本科专业目录以外,围绕某个特定学术领域、研究方向或者核心素养,提炼开设的一组核心课程,使学生能够通过灵活、系统的培养,提高知识结构的复合性,具备该方面的一定的学术专业素养和行业从业能力,提升专业培养与就业职业发展需求之间的匹配度。对完成微专业课程学习并达到要求者,由学校发给微专业证书,微专业不具有学士学位授予资格。
二、申报主题
微专业设置应符合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定位。微专业设计可以是以下几种情况之一:
1.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、学生有广泛的跨专业学习需求;
2.正在或未来向各行业领域渗透的新兴技术;
3.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核心素养或能力;
4.体现学校学科或专业发展品牌和特色;
5.围绕校级以上产业学院、卓越人才培养、一流专业、特色专业等规划方向。
三、申报条件
1.微专业建设指导思想、目标、任务明确,特色鲜明。依托学校优势特色学科或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,体现学科专业交叉内涵。
2.微专业负责人在教学和学术上有一定造诣,熟悉本专业发展方向,原则上具有高级职称,有一定的教学管理经验,主讲本微专业课程1门以上。
3.鼓励跨学院、跨学科、跨专业组建微专业教学团队,鼓励与企业合作开发微专业或开发基于真实项目的课程。
4.教学团队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,能够积极参与微专业课程建设与管理,主动开展教学改革与模式创新一般不少于10人。
5.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合理,专业培养目标精准,课程体系能够支撑专业培养目标,所含课程符合学科发展趋势。
6.每个微专业原则上设置3-5门具有核心课程,每门课程2-3学分,总学分控制在8-15学分。微专业学制不超过4个学期。
7.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、课程标准(教学大纲)等教学文件俱全。
8.开设学院能从政策、人员、经费、场地等多方面支持微专业建设,并为微专业班级配备指导老师,安排专人负责微专业教学管理工作。
四、申报限额
每个学院申报1-2项。
五、建设要求
1.各学院应高度重视微专业建设,确定微专业负责人和团队,对拟开设的微专业进行充分论证、认真研讨、严格把关。
2.各学院需制定完善的过程管理制度,形成科学合理、高效可行的微专业管理模式,确保微专业教育教学质量。
3.各微专业所在学院自主确定招收对象、修读学期和学生遴选办法,并负责宣传、选拔,开展招生与培养工作。
4.学校根据教学改革以及人才培养需要,组织微专业立项评审,按照校级教学改革项目认定和管理,建设周期不超过2年(四个学期)。
5.微专业原则上采取单独编班,采用线下授课方式,一般安排在9-10节或周末集中授课,原则上20人以上方可开班。获批立项的微专业,应于该学期启动招生报名及开始授课。
6.其他要求请遵循《大连艺术学院微专业建设管理办法(试行)》(附件3)执行。
六、材料报送
请各学院于4月15日前,以学院为单位将《微专业建设项目申报书》《微专业建设项目汇总表》电子版(WORD及PDF)发送至教务处。文件命名为:微专业名称+负责人姓名。
联系人:陈美琳 39256109
附件:附件1:大连艺术学院微专业建设项目申报书.docx
附件2:大连艺术学院微专业建设项目申报汇总表.xls
附件3:大连艺术学院微专业建设管理办法(试行).pdf
教务处
2024年4月3日
编辑/陈美琳
审核/陈美琳、杨云飞、徐冰
审核/陈美琳、杨云飞、徐冰
浏览量:328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