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务处
首页 - 教学通知 - 教师通知

关于开展2025年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立项建设申报工作的通知

来源: 教务处 添加时间: 2025-04-14

各学院:
  为持续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艺术人才需要,建设彰显学校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,落实《大连艺术学院通识类核心课程建设管理办法》(大艺字〔2022〕201 号)文件精神,现开展2025年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立项建设申报工作,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。
  一、申报范围
  本次申报课程类别包括“艺术+思政”“艺术科技”“体育与健康”“公共艺术”和“美育在线精品课程”五个类别,每个类别拟立项建设3~4门课。课程名称自拟,每门课程2学分、32学时。
  (一)艺术+思政
  该类课程需结合学校“原创剧目”“辽宁‘六地’红色文化”等艺术+思政教育资源,通过“学研创演融合”实现价值引领、文化传承与思想启迪的有机融合,以艺术之美浸润时代新人、激励报国之行。
  (二)艺术科技
  该类课程覆盖人工智能、虚拟现实、数据可视化等前沿领域,聚焦虚拟数字人、VR、XR和AIGC等技术在艺术和设计领域的创作应用,培养学生通过科技手段拓展艺术创作边界,同时以艺术思维驱动技术创新。
  (三)体育与健康
  该类课程以“健康第一”为核心理念,通过科学的运动实践与健康知识学习,将体育运动的韵律与美感以艺术的形式呈现,帮助学生提升体能、掌握运动技能、培养艺术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。
  (四)公共艺术
  该类课程以艺术普及与素养提升为核心,包括美学与艺术史论类、艺术鉴赏与评论类、艺术体验与实践类课程,培养学生审美感知、艺术表现和创意实践等素养。
  (五)美育在线精品课程:该类课程涵盖艺术类课程(美术、书法、音乐与舞蹈、戏剧与影视)、传统文化与综合实践类(如非遗与民俗艺术等)和跨学科融合课程(如民族服饰设计等),旨在培养学生审美素养、文化自信与创新能力。
  二、申报要求
  (一)申报课程要以“立德树人”为根本目标,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,提升思想品质与精神境界。
  (二)课程申报须以课程团队形式申报,课程负责人应为讲师以上职称,师德师风好,教学能力强,鼓励副教授以上职称领衔授课,同时也鼓励跨学院、跨专业联合建设课程。
  (三)本次拟立项建设课程须是新增课程,不能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、现有通识教育选修课程、素质教育学院(凤凰书院)课程雷同(课程名称、课程内容等),确保课程的独特性和新颖性。
  (四)鼓励申报课程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进行创新,推动教育数字化深度融入课程建设;鼓励各学院结合学科专业特色打造AI+通识教育选修课程。
  (五)获批立项的课程应保持稳定开课,须在课程建设期内至少开设两轮,每轮选修学生至少30人,选修学生人数不达标视为未开设。
  三、申报和遴选程序
  (一)教师申报:申报教师须填写《大连艺术学院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立项申报书》(附件1),编制课程教学大纲(见2023版课程教学大纲模板),并填报《大连艺术学院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建设项目汇总表》(附件2),每个学院申报推荐名额见附件3。
  (二)二级学院审核:教师所在学院负责审核和推荐。重点审查课程建设的定位、方向和教学内容等是否符合总体原则,课程编排设计是否符合通识教育理念,并于2025年5月14日之前提交。
  (三)学校遴选:学校组织专家对学院推荐的课程申报材料进行评审与遴选。
  四、课程建设与管理
  (一)课程建设期两年,学校设立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专项经费,根据课程建设成效给予1000元~2000元的经费资助。经费资助主要用于课程持续建设(包含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、课程教学资料建设等)。
  (二)立项课程应按照学校《线上教学课程建设及授课标准》和《优质线上课程评审标准》,完善课程概要(包括课程简介、教学大纲、课程导学、教学设计、评价标准以及课程负责人和课程团队介绍等)和教学资源(包括学习目标、导学、练习、作业、案例、测验、教案、微课、拓展学习资源和参考资料目录等),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上完成线上课程建设工作,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。
  五、联系人、联系电话
  联系人:于东明
  联系电话:0411-39256109
附件:
  1.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立项申报书
  2.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建设项目汇总表
  3.各学院申报推荐名额一览表
  

教务处
  2025年4月14日

附件1 大连艺术学院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立项申报书.doc
附件2 大连艺术学院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建设项目汇总表.xlsx
附件3 各学院申报推荐名额一览表.docx  
  
编辑/祁姝
审核/祁姝、李茜、于东明
浏览量:20